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1.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的创新是扩大读者群和实现经济效益的需要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不同于通俗读物,所刊发文章的专业性较强,多为一些专业人士阅读。众所周知,我国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种类繁多,数量大,但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的读者群体往往比较小。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刊发更多具备较强学术性及可读性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并引用其中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作者投稿,也才能扩大发行数量,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期刊的经济效益。

2.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的创新是期刊品牌建设的需要建设品牌期刊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墨守成规,按照一种模式来发展期刊,则很难创建期刊品牌,更难以保持期刊品牌。社会科学理论期刊要从严选稿,要求编辑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创造性地润色学术文章,提高学术论文的学术含量。期刊编辑部也要加强管理,在审稿、编辑、校对、发行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才能打造并保持期刊品牌。

二、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创新的实现途径

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创新内容与方式丰富多样,SUBLIPHING点但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创新的关键是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即文章的内容、观点以及栏目的设计是实现期刊创新的重要载体,而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是实现期刊持续创新的保证与动力。

1.文章内容创新社会科学理论期刊是专业性期刊,文章内容的学术性是期刊的生命力所在。以往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以学科综合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构建以跨学科、问题意识为中心的办刊模式,使文章内容能够紧跟时代主题。文章内容的原创性、独创性、深度性也是期刊内容创新的关键点。同一题目、同样的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结果会大相径庭。如果作者具备雄厚的语言功底,不仅能说理透彻,分析深刻,而且可以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表述得明明白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为保证文章的内容创新,编辑不仅要看文章的学术语言是否规范(避免用口语特别是顺口溜),而且要主动广泛收集学术信息。单就编辑“文案”工作而言,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创新,使所编内容以新的、美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内容和形式达到新的统一。

2.文章观点创新社会科学理论期刊文章观点新颖独特,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增加读者的关注度,也是文章能够被引用、转载的关键。为保证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刊发文章的观点新颖独特,编辑需要把好约稿和选稿关。一是对投稿的筛选。在众多的来稿中选出观点独特的文章,要求编辑独具慧眼,能够识别创新性观点,并通过编辑的创新性劳动,放大其创新性观点。二是约稿。在设计论文主题后,从该领域中寻找专家撰写具有创新性观点的文章,这是在短期内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一环。三是组稿,这是实现选题目标的过程。从充分理解选题,选择合适的作者,撰写约稿函,到与作者就文章的题名、内容、结构、表达等进行交流,都需要编辑对学术动态有所了解。此外,编辑要特别注重论文的学术观点分析过程,既要做到数据翔实可靠,又要做到论述深入到位。在问题分析恰当的基础上,避免运用过激语言。

3.栏目创新学术性是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的生命,期刊栏目的设计与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期刊的学术前瞻性。栏目创新要求编辑在掌握好专业方向的同时,将体现社会热点及理论热点问题的文章放在显要位置。一篇好的学术文章放到普通栏目偏后位置上,在读者快速浏览题目时就可能被忽略,从而错过阅读。期刊可以设立相应新栏目把主题相关的文章集中编排,这样该栏目内的文章便会醒目得多。尤其是把内容及观点新颖的文章放于栏目开篇位置上,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一些学术期刊往往按照作者的职称或职务的高低来编排栏目内文章顺序,这对于社会科学期刊来说是不可取的。作者的学术水平和文章的学术含量应作为第一标准。此外,编辑要及时根据时事热点问题,开辟新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为该栏目撰写文章,从而保持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与时俱进的特点。选题策划是提高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要确立有学术价值且能吸引读者的选题,编辑必须追踪学术信息,紧跟科研的热点、焦点、难点,挖掘报道的空白点。

4.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理论期刊创新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障。这需要期刊编辑出版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造就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培养编辑的前瞻性观念意识,同时强化期刊的内部管理等。

(1)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对其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要求编辑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即对来稿的筛选、文章结构的调整、参考文献的规范化等都不能忽视。此外,编辑要注重对文章的检索,及时发现抄袭之作。

(2)注重对编辑业务素质的培养。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拥有交叉学科知识,而且要具备更多的综合素质,才能把期刊办好。要实现编辑的学者化,期刊社要创造条件为编辑提供更多针对其所编辑领域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编辑参加各种理论研讨会。对编辑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其业务及专业知识的扩充方面。

(3)培养编辑的协作意识和市场意识。首先是培养编辑的协作意识。期刊编辑过程中离不开各审次编辑之间的协作,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之间也需要合作,从论文中捕捉信息。其次是培养编辑的市场意识。期刊的发行离不开对市场的调研,编辑只有具备超前的市场意识,才能根据市场需要及读者需求调整编辑计划。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智慧,探索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从而发现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发现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医学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思维形成的过程,在医学实践中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形成医学假说,然后通过实验设计、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来验证,对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逻辑判断。医学科研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探求临床诊治/业务实践规律的最终目的[1]。医学科研以研究课题为对象,经过细致拟定研究方案,科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医学活动中的问题。

医学科研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继承性、连续性等特点。在医学科研过程中,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依赖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要求研究者具有首创精神,开拓创新,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科研人员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现在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要争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是高质量科研的基础、核心与灵魂。本院中心实验室大力引进质谱技术,率先在医院系统开展质谱技术的临床药物分析和临床实验研究,对于开发专利技术、培养创新科研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具有先见之明的重要举措。因此创新思维是医学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科学研究是从发现科学问题、立项研究到发现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创造的过程,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学思维,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必须有事实依据和科学理论根据。从实验设计到实施,都必须遵循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实验对照、盲法、重复等实验设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不捏造数据,不杜撰结果,科学求实,确保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和科研结论的真实性。医学科研虽然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科研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应当对前人的论文结果批判性地继承,具有质疑思维。科学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合理的怀疑精神,要依据事实思考,勇于怀疑一切现实的权威意见,许多伟人就是因“怀疑”而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怀疑神创论而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源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科学理论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宗教教条,去伪存真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2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起着上下协调、横向联系、内外沟通、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依赖于日常工作中的摸索和积累,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以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全面提升行政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规矩办事,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者领导的请示批示报告处理事务,承担着制订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基本职能。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务性工作,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维,医院的发展需要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需要医院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展知识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提高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2]。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绝对不是机械化的每天的重复性劳动,因而可变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思维,善于根据事物的变化,学会变通,改变思维的角度,摆脱常规或错误的思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行政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执行,因此要求行政工作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原则性思维,工作中以原则为出发点,遵守基本规则。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考虑灵活性,即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处理事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思维运用的完美体现。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学美和谐美感科学鉴赏力

将美的难以数计的表现形态类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似乎已成定论。这种分类忽视了异态纷呈的科学美。在美学教科书中,科学美要么被置于视野之外不予理睬,要么被囊括在社会美中一笔带过。实际上科学美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一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忽视科学美及对科学美的研究,不能不说是整个美学研究的一大缺憾。

科学美是否存在,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罗素都曾将它作为神奇的艺术品来阅读欣赏[1]。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2],曾惊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实验本身的优美”[3]。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4]。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5]。对近现代科学创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说科学家体验到的主要是科学创造本身的美和科学理论蕴涵的美,那么不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态的科学设施和科学产品的美,譬如化学实验室赏心悦目的各种器具,现代天文台令人神怡的观测仪器,火箭发射场气势宏大的动力装置等等。我们在观赏这些试验器具、观测仪器、发射装置时,会产生类似欣赏音乐、绘画和其它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愉悦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一个对科学(包括理论形态和物化形态)稍有涉猎和接触的正常人,大概都不会否认科学美的存在和对科学美有过的美感体验。

尽管科学美的存在不容置疑,但美学家们和美学教科书的编著者们却对科学美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极少数美学论著即使谈到科学美,也是象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一方面,现代生活已使科学美逐渐分化出来,成为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平分秋色的相对独立的第四审美形态;另一方面,科学美明显地被美学家们忽视和冷落了,尤其一些现代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揭露和抨击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时,也将科学进步连同科学美作为牺牲品搭了进去。造成上述这种审美事实和审美理论“背反”与冲突局面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传统美学理论局限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视野和美学的思维空间。从古希腊美学到德国古典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那就是对艺术研究的极端重视,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界定为艺术。在亚理斯多德那里,“诗学”便是美学的代名词。亚理斯多德以后的不少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就公开声称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艺术中,因此,“我们对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6]就连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论断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对象问题上也未能挣脱西方传统美学的窠臼,他说:“美学到底是什么呢?可不就是一般艺术,特别是诗的原则的体系吗?”[7]就整个西方古典美学来看,重视艺术美的研究是它的优良传统,然而这一传统的确立却是以牺牲对现实美的研究为代价的。19世纪以前,就总体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尚未完全从社会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科学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也尚未完全从社会美中分化出来。西方古典美学对现实美尤其是对社会美的忽视,本身就意味对科学美的忽视。传统审美理论严重地阻碍了美学思维空间向科学领域拓展,因此美学家们死死抱住这种观点不放:艺术创造审美价值,而科学则创造使用价值,科学与美无缘。

其次,经院式的研究方法也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丰富多采、异态纷呈的科学美现象进行研究归纳。美学研究者们只重视已有定评的美学经典论著,而忽视近现代科学家们“猜想录”式的谈美片论,更无意对人们的科学审美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因此,也就很难从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中抽象出“科学美”这一范畴来。从西方古典美学家那里,是很难找到科学美是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这一现成结论的。例如,哈奇生将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狄德罗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美,只有这样两种美:“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康德则认为美不存在于事物的实在,而只有“自由美”与“依存美”之分[8]。黑格尔在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前提下承认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肯定了(社会美)生活美的客观存在[9]。把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在美学经典中是找不着“出处”的。然而,对科学美及科学美感的论述却常散见于现代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哲学家们的论著。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对美学的经院式的研究方法阻碍人们将思维触觉伸向跟科学有关的理论领域。

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如果从形态学角度作静态考察,可分为科学理论美(包括科学公式美)和科学产品美;如果从创造学角度作动态考察,又可分为科学理论创造之美和科学实验之美。科学美不仅体现于科学研究成果,而且显现在科学创造过程。

关于科学美的本质特征,笔者曾在有关文章中简述过[10]。这里稍加展开论述。

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

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形式的多样性与本质的统一性,外在的复杂性和内在的单纯性,构成了自然界的基本特点。换言之,自然是统一的、单纯的,即和谐的。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这种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被人们称为“科学的艺术品”,看来决不是没有道理的。

科学美是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这一点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独特性。科学美决不是“自在之物”,它是科学家的理智对大自然的感知、领悟和发现。科学美所显现的固然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但它不是外在的、表层的、纯感官即可享有的美,而是内在的、深奥的、凭理智方可领会的美。对这一问题,著名法国科学家彭家勒作过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在彭家勒看来,科学家并非因为自然界有用才进行研究,而是因为自然界美才进行研究。他说:“如果自然不美没有了解的价值,人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那种触动感官的美,那种属性美与外表美。虽然,我决非轻视这种美,但这种美和科学毫无联系。我所指的是一种内在(深奥的)的美,它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能为纯粹的理智所领会。可以说,正是这种内在美给了满足我们感官的五彩缤纷美景的躯体、骨架,没有这一支持,这种易逝如梦的美景是不完善的,因为它们是动摇不定的,甚至是难以捉摸的。相反,理智美是自我完善的。”[11]彭家勒认为科学美源于自然美,美的科学大厦建筑于美的自然界基础上,但这种美不是直接打动感官的自然景色(外在之美),而是打动理智的自然和谐(内在之美)。

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这一点也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客观性。由于科学活动是以理性为主导的创造性活动,是主体能动性、自由性的集中表现,因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也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些唯心主义者总是把科学与科学美看作脱离自然与自然界的“人类理性的自然创造”,而那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家总是强调自然对科学的优先地位。非欧几何学的创建者罗巴切夫斯基说:“人们不依赖世界的事物而试图从理性本身去引出数学的一切原理,对数学是没有用处的,而往往也不会被数学所证实。”[12]在罗巴切夫斯基看来,数学的概念、符号、公式并不象某些唯心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是“人类理性的自由创造”,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科学(科学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如果忽视或否认了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那么就必然会忽视或否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最终陷入唯心论泥潭难以自拔。我们认为,是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承认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并把科学美理解为对自然和谐的一种反映,这并非意味着否认科学美的审美本性。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卢卡奇,把人对客观实在反映形式划分为三种:日常反映、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他认为日常反映是一种较低级的、被动型的反映,而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则是高级的、创造性的反映。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活动。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一样,都要遵循和服从美的规律,那种认为科学贵真贱美、重真轻美,甚至认为科学与美无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数千年来,人类创造性的科学活动不断地揭示出物质世界内在奥秘及其发展规律,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了愈来愈广阔的前途。因此科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科学是发现,但又不仅仅是发现,它还是创造,是重构。科学要求真,但又不只求真,它还求美,求艺术性。仅就揭示自然奥秘、发现自然规律而言,它无疑是真的;而就其理论创造、思维方式而言,它无疑又是美的。一切伟大的科学杰作,不仅让人见出自然之真,而且使人觉出自然之美。

“美是真理的光辉”。而“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13]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真与美的统一。在科学史上,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同时求真求美,甚至由美求真。物理学家韦尔曾经对人说:“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14]数学家霍姆斯直接把数学比作艺术:“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象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这样对待它。”[15]前苏联哲学家柯普宁这样评价数学家们的工作:“数学家导出方程式或公式,就如同看到雕塑、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感到充分的快乐。”[15]可见,很多科学家是自觉依据审美价值尺度,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

科学即选择。“这种选择不可避免地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我们知道,科学始于观察,基于实验,成于理论建树。仅就观察而言,科学家首先必须对观察什么做出选择,因为世界是无限的,各种事实无计其数且变化无穷,一个人绝不能毫无选择地观察这一切。那么科学家进行选择性观察的机缘又是什么呢?选择的对象必须是非常诱入、令人感兴趣的,而“指导选择的原则必定是非常好,令人很愉快”。(彭家勒语)不少科学家都谈到,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的选择,往往是通过审美直觉来完成的。

科学追求“简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团乱麻似的客观事实或现象是不美的,科学不也满足于对世界混沌表象的描述,对各种经验现象的罗列。事实分解或约化得越简单、越清晰,人们越能从总体上、规律上把握自然,而那些能使人“从无序中见出有序”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美的(普里戈金语)。自然事物与现象总是纷繁复杂的,而其背后的规律与本质总是相对简单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科学致力于追求“简单性”。“简单性”是科学家谱写科学理论“诗篇”的一条红线,它在科学家的心目中总是美的。当然,科学家们不仅仅追求“简化”,彭家勒毕生追求“简单与宏远”,爱因斯坦更加看重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而扬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则致力于辩证地描绘“宇称守恒”的世界图景。

科学就是“美的组合”。科学家总是试图向人们提供对于世界及其各部分规律的正确认识,并把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和谐的世界图景贡献给人类。科学家在构思、描述世界图景时,不仅依赖于逻辑思维,而且借助于形象思维。贝弗里奇指出:“有相当部分的科学思想并无足够的可靠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根据,而且势必只能凭借鉴赏力的作用来作出判断。”[17]有的科学家把科学构思看作类似于艺术概括的典型组合,并认为“最有用的组合,也是最美的组合”。

科学是人的自由的体现,是人的本质的确证。马克思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科学活动的物化成果,即科学的理论、公式、发明等,成为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淀,或者说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由于伟大科学成果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因此成为“科学的艺术品”,成为一种“艺术杰作”。

由于科学美建立于自然美之上,并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所以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里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的自由本性。科学作品是自然和谐图景的呈现,亦是人类自由境界的表现,它因此和艺术作品一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感受。

美感是人对美的一种主观经验。美感过程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感受、体悟、认识过程。无论艺术美感,还是科学美感,都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不过,科学美感有着不同于艺术美感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有三:其一,在科学美感过程中,抽象思维处优势地位。而在艺术术美感过程中,则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不截然分开,往往彼此渗透,相互补充。只不过,在科学观照中抽象思维处于优势,而在艺术观照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其二,科学与艺术都需要灵感,前者有灵感是科学直觉,而后者的灵感是艺术直觉。科学直觉与艺术直觉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都根源于人的天性,但科学直觉更多地受到理智的浸染,而艺术直觉更多地受到情感的陶冶。其

三、科学美感是理智获得自由的愉悦的体验,而艺术美感则是情感获得解放的愉悦体验。审美是心灵的一种解放,美感是一种自由的主观体验。科学美感所体验到的是理性的自由、智慧的幸福。席勒曾讲“思维啊,幸福!”可以被看作是对科学美感的最简洁的界说。

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美感问题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而对科学美感问题则很少涉猎。而科学家在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大厦或认同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对科学美感作过许多描述、阐发和界说。将它们加以整理和概括,可从中引申出如下观点:

(1)科学美感是理智观照自然,思维切近自然,而对自然界产生的一种亲近感或亲切感。

(2)科学美感是人们深入宇宙堂奥,发现自然之秘,而对大自然产生的一种惊讶感和神奇感。

(3)科学美感是人们凭借自己的精神力量,运用

科学的方式方法,探索、认识和征服自然,悠然产生的一种人类崇高感和自我超越感。

(4)科学美感是我们从科学作品和谐统一的自然图景,而产生的那种无比愉悦和无限自由的心理体验。

(5)科学美感蕴籍着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这种直觉和灵感往往成为科学对经验事实进行选择、观察、分析、判断和综合整理的一种价值尺度。

面对“科学的艺术品”,有的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而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涉及科学鉴赏力问题。科学鉴赏力是欣赏科学作品尤其纯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审美力。它实际上是对于科学美的感受、理解、评判的一种本领。许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就象存在着文学鉴赏力和艺术鉴赏力一样,也存在着一种科学鉴赏力。一个人如果缺乏科学鉴赏力,那就不可能领略到科学美的魅力。一个人的科学鉴赏力绝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与科学鉴赏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因此,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可从牛顿力学中“感受到数学完美性”;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可从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可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数学形式的美”中发现了“物理世界的真”;而划时代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从实验大师迈克尔逊那里感到了“实验本身的优美”。法国物理学爱德布罗认为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现象的“这种解释的雅致和美丽是无可争辩的”[18];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觉得爱因斯坦“有点象艺术领域中的达·芬奇或者贝多芬”[19];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吆秃献髡?美国物理学家费尔德,深感“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优美、深邃和逻辑的合理性方面远远地超过了其他人”[20]。科学家们所以能够从科学作品中获得比平常人更多、更深入、更强烈的美感体验,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和审美力。

科学鉴赏力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理智与直觉的水乳交融,是理解与体验的相互渗透。它包含对科学作品的内容的逻辑判断力和对其形式的直觉判断力。这种逻辑的与直觉的判断力,构成了科学鉴赏力的“内核”。科学判断力之于科学家,如同艺术判断力之于艺术家。玻尔兹曼在谈到麦克斯韦气体动力学方程的美学价值说:“既然一个音乐家能从头几个音节辨认出他的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那么一个数学家也可以从头几页文章中辨识他的柯西、高斯、雅可比、赫尔姆霍兹或哥切霍夫。法国作者以他们极端的优雅的风度来表现自己,而英国人特别是麦克斯韦,是以他的引人注目的判断力来表现自己。”[21]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科学美是否存在,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罗素都曾将它作为神奇的艺术品来阅读欣赏[1]。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2],曾惊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实验本身的优美”[3]。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4]。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5]。对近现代科学创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说科学家体验到的主要是科学创造本身的美和科学理论蕴涵的美,那么不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态的科学设施和科学产品的美,譬如化学实验室赏心悦目的各种器具,现代天文台令人神怡的观测仪器,火箭发射场气势宏大的动力装置等等。我们在观赏这些试验器具、观测仪器、发射装置时,会产生类似欣赏音乐、绘画和其它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愉悦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一个对科学(包括理论形态和物化形态)稍有涉猎和接触的正常人,大概都不会否认科学美的存在和对科学美有过的美感体验。

尽管科学美的存在不容置疑,但美学家们和美学教科书的编著者们却对科学美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极少数美学论著即使谈到科学美,也是象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一方面,现代生活已使科学美逐渐分化出来,成为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平分秋色的相对独立的第四审美形态;另一方面,科学美明显地被美学家们忽视和冷落了,尤其一些现代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揭露和抨击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时,也将科学进步连同科学美作为牺牲品搭了进去。造成上述这种审美事实和审美理论“背反”与冲突局面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传统美学理论局限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视野和美学的思维空间。从古希腊美学到德国古典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那就是对艺术研究的极端重视,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界定为艺术。在亚理斯多德那里,“诗学”便是美学的代名词。亚理斯多德以后的不少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就公开声称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艺术中,因此,“我们对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6]就连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论断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对象问题上也未能挣脱西方传统美学的窠臼,他说:“美学到底是什么呢?可不就是一般艺术,特别是诗的原则的体系吗?”[7]就整个西方古典美学来看,重视艺术美的研究是它的优良传统,然而这一传统的确立却是以牺牲对现实美的研究为代价的。19世纪以前,就总体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尚未完全从社会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科学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也尚未完全从社会美中分化出来。西方古典美学对现实美尤其是对社会美的忽视,本身就意味对科学美的忽视。传统审美理论严重地阻碍了美学思维空间向科学领域拓展,因此美学家们死死抱住这种观点不放:艺术创造审美价值,而科学则创造使用价值,科学与美无缘。

其次,经院式的研究方法也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丰富多采、异态纷呈的科学美现象进行研究归纳。美学研究者们只重视已有定评的美学经典论著,而忽视近现代科学家们“猜想录”式的谈美片论,更无意对人们的科学审美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因此,也就很难从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中抽象出“科学美”这一范畴来。从西方古典美学家那里,是很难找到科学美是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这一现成结论的。例如,哈奇生将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狄德罗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美,只有这样两种美:“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康德则认为美不存在于事物的实在,而只有“自由美”与“依存美”之分[8]。黑格尔在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前提下承认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肯定了(社会美)生活美的客观存在[9]。把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在美学经典中是找不着“出处”的。然而,对科学美及科学美感的论述却常散见于现代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哲学家们的论著。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对美学的经院式的研究方法阻碍人们将思维触觉伸向跟科学有关的理论领域。

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如果从形态学角度作静态考察,可分为科学理论美(包括科学公式美)和科学产品美;如果从创造学角度作动态考察,又可分为科学理论创造之美和科学实验之美。科学美不仅体现于科学研究成果,而且显现在科学创造过程。

关于科学美的本质特征,笔者曾在有关文章中简述过[10]。这里稍加展开论述。

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

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形式的多样性与本质的统一性,外在的复杂性和内在的单纯性,构成了自然界的基本特点。换言之,自然是统一的、单纯的,即和谐的。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这种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被人们称为“科学的艺术品”,看来决不是没有道理的。

科学美是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这一点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独特性。科学美决不是“自在之物”,它是科学家的理智对大自然的感知、领悟和发现。科学美所显现的固然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但它不是外在的、表层的、纯感官即可享有的美,而是内在的、深奥的、凭理智方可领会的美。对这一问题,著名法国科学家彭家勒作过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在彭家勒看来,科学家并非因为自然界有用才进行研究,而是因为自然界美才进行研究。他说:“如果自然不美没有了解的价值,人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那种触动感官的美,那种属性美与外表美。虽然,我决非轻视这种美,但这种美和科学毫无联系。我所指的是一种内在(深奥的)的美,它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能为纯粹的理智所领会。可以说,正是这种内在美给了满足我们感官的五彩缤纷美景的躯体、骨架,没有这一支持,这种易逝如梦的美景是不完善的,因为它们是动摇不定的,甚至是难以捉摸的。相反,理智美是自我完善的。”[11]彭家勒认为科学美源于自然美,美的科学大厦建筑于美的自然界基础上,但这种美不是直接打动感官的自然景色(外在之美),而是打动理智的自然和谐(内在之美)。

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这一点也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客观性。由于科学活动是以理性为主导的创造性活动,是主体能动性、自由性的集中表现,因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也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些唯心主义者总是把科学与科学美看作脱离自然与自然界的“人类理性的自然创造”,而那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家总是强调自然对科学的优先地位。非欧几何学的创建者罗巴切夫斯基说:“人们不依赖世界的事物而试图从理性本身去引出数学的一切原理,对数学是没有用处的,而往往也不会被数学所证实。”[12]在罗巴切夫斯基看来,数学的概念、符号、公式并不象某些唯心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是“人类理性的自由创造”,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科学(科学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如果忽视或否认了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那么就必然会忽视或否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最终陷入唯心论泥潭难以自拔。我们认为,是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承认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并把科学美理解为对自然和谐的一种反映,这并非意味着否认科学美的审美本性。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卢卡奇,把人对客观实在反映形式划分为三种:日常反映、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他认为日常反映是一种较低级的、被动型的反映,而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则是高级的、创造性的反映。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活动。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一样,都要遵循和服从美的规律,那种认为科学贵真贱美、重真轻美,甚至认为科学与美无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数千年来,人类创造性的科学活动不断地揭示出物质世界内在奥秘及其发展规律,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了愈来愈广阔的前途。因此科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科学是发现,但又不仅仅是发现,它还是创造,是重构。科学要求真,但又不只求真,它还求美,求艺术性。仅就揭示自然奥秘、发现自然规律而言,它无疑是真的;而就其理论创造、思维方式而言,它无疑又是美的。一切伟大的科学杰作,不仅让人见出自然之真,而且使人觉出自然之美。

“美是真理的光辉”。而“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13]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真与美的统一。在科学史上,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同时求真求美,甚至由美求真。物理学家韦尔曾经对人说:“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14]数学家霍姆斯直接把数学比作艺术:“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象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这样对待它。”[15]前苏联哲学家柯普宁这样评价数学家们的工作:“数学家导出方程式或公式,就如同看到雕塑、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感到充分的快乐。”[15]可见,很多科学家是自觉依据审美价值尺度,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

科学即选择。“这种选择不可避免地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我们知道,科学始于观察,基于实验,成于理论建树。仅就观察而言,科学家首先必须对观察什么做出选择,因为世界是无限的,各种事实无计其数且变化无穷,一个人绝不能毫无选择地观察这一切。那么科学家进行选择性观察的机缘又是什么呢?选择的对象必须是非常诱入、令人感兴趣的,而“指导选择的原则必定是非常好,令人很愉快”。(彭家勒语)不少科学家都谈到,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的选择,往往是通过审美直觉来完成的。

科学追求“简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团乱麻似的客观事实或现象是不美的,科学不也满足于对世界混沌表象的描述,对各种经验现象的罗列。事实分解或约化得越简单、越清晰,人们越能从总体上、规律上把握自然,而那些能使人“从无序中见出有序”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美的(普里戈金语)。自然事物与现象总是纷繁复杂的,而其背后的规律与本质总是相对简单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科学致力于追求“简单性”。“简单性”是科学家谱写科学理论“诗篇”的一条红线,它在科学家的心目中总是美的。当然,科学家们不仅仅追求“简化”,彭家勒毕生追求“简单与宏远”,爱因斯坦更加看重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而扬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则致力于辩证地描绘“宇称守恒”的世界图景。

科学就是“美的组合”。科学家总是试图向人们提供对于世界及其各部分规律的正确认识,并把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和谐的世界图景贡献给人类。科学家在构思、描述世界图景时,不仅依赖于逻辑思维,而且借助于形象思维。贝弗里奇指出:“有相当部分的科学思想并无足够的可靠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根据,而且势必只能凭借鉴赏力的作用来作出判断。”[17]有的科学家把科学构思看作类似于艺术概括的典型组合,并认为“最有用的组合,也是最美的组合”。

科学是人的自由的体现,是人的本质的确证。马克思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科学活动的物化成果,即科学的理论、公式、发明等,成为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淀,或者说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由于伟大科学成果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因此成为“科学的艺术品”,成为一种“艺术杰作”。

由于科学美建立于自然美之上,并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所以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里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的自由本性。科学作品是自然和谐图景的呈现,亦是人类自由境界的表现,它因此和艺术作品一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感受。

美感是人对美的一种主观经验。美感过程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感受、体悟、认识过程。无论艺术美感,还是科学美感,都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不过,科学美感有着不同于艺术美感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有三:其一,在科学美感过程中,抽象思维处优势地位。而在艺术术美感过程中,则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不截然分开,往往彼此渗透,相互补充。只不过,在科学观照中抽象思维处于优势,而在艺术观照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其二,科学与艺术都需要灵感,前者有灵感是科学直觉,而后者的灵感是艺术直觉。科学直觉与艺术直觉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都根源于人的天性,但科学直觉更多地受到理智的浸染,而艺术直觉更多地受到情感的陶冶。其三、科学美感是理智获得自由的愉悦的体验,而艺术美感则是情感获得解放的愉悦体验。审美是心灵的一种解放,美感是一种自由的主观体验。科学美感所体验到的是理性的自由、智慧的幸福。席勒曾讲“思维啊,幸福!”可以被看作是对科学美感的最简洁的界说。

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美感问题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而对科学美感问题则很少涉猎。而科学家在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大厦或认同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对科学美感作过许多描述、阐发和界说。将它们加以整理和概括,可从中引申出如下观点:

(1)科学美感是理智观照自然,思维切近自然,而对自然界产生的一种亲近感或亲切感。

(2)科学美感是人们深入宇宙堂奥,发现自然之秘,而对大自然产生的一种惊讶感和神奇感。

(3)科学美感是人们凭借自己的精神力量,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探索、认识和征服自然,悠然产生的一种人类崇高感和自我超越感。

(4)科学美感是我们从科学作品和谐统一的自然图景,而产生的那种无比愉悦和无限自由的心理体验。

(5)科学美感蕴籍着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这种直觉和灵感往往成为科学对经验事实进行选择、观察、分析、判断和综合整理的一种价值尺度。

面对“科学的艺术品”,有的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而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涉及科学鉴赏力问题。科学鉴赏力是欣赏科学作品尤其纯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审美力。它实际上是对于科学美的感受、理解、评判的一种本领。许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就象存在着文学鉴赏力和艺术鉴赏力一样,也存在着一种科学鉴赏力。一个人如果缺乏科学鉴赏力,那就不可能领略到科学美的魅力。一个人的科学鉴赏力绝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与科学鉴赏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因此,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可从牛顿力学中“感受到数学完美性”;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可从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可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数学形式的美”中发现了“物理世界的真”;而划时代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从实验大师迈克尔逊那里感到了“实验本身的优美”。法国物理学爱德布罗认为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现象的“这种解释的雅致和美丽是无可争辩的”[18];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觉得爱因斯坦“有点象艺术领域中的达·芬奇或者贝多芬”[19];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积极宣传者和合作者,美国物理学家费尔德,深感“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优美、深邃和逻辑的合理性方面远远地超过了其他人”[20]。科学家们所以能够从科学作品中获得比平常人更多、更深入、更强烈的美感体验,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和审美力。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院校行政人员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的时代。文章试从知识经济时代与高校秘书工作的关系入手,阐述了这个时代高校秘书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并对为迎接时代挑战秘书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要求等进行了探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冲击席卷着全球。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占领了知识和技术的高地,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作为高校的秘书人员,也正面临着这无声革命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各种考验和挑战。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国际经济学界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由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为主要推动力而发生日益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研究成果。知识经济也叫智能经济。目前为各界广泛认同的定义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96年初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代表是信息产业,以前人们往往以信息产业来代指知识经济。

二、知识经济与高校秘书工作的关系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秘书工作与知识经济发生和建立起来的关系,主要是供求关系。知识经济作为供方,是以它的产品(现代化设备)来满足秘书工作的需求的,秘书工作在此便为求方。高校秘书工作实际上已获得知识经济提供的许多服务,包括:工具性服务,现代化办公设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不但任人差使,而且任劳任怨;代劳性服务,秘书人员的许多事务性和手工操作劳动,已被现代化办公设备代劳了,不但减轻了劳动负担,而且优化了劳动效果;智能性服务,现已开发出的一种办公软件,有许多功能,包括统计、运算、编辑、检索、制图、语音调控等,可以获得优质高效,顺利完成任务的乐趣。

1.知识经济的到来,秘书的事务性工作出现了新面貌。高校秘书人员的事务活动往往有服务性、繁复性、程序性的特点,而它是实现辅助决策,处理信息和协调关系的必要前提。一切工作都将通过具体的事务活动才能实现和完成。能通过电脑网络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及最前沿的知识,这有助于秘书开阔眼界,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处理各项事务。文件发送、电话联络手段已远远不够满足现代化办公需要,电脑已成了秘书人员的主要工具,上传下达、信息反馈要靠网络技术发挥知识积极作用,它将联结办公室内外业务,优化原有业务流程,减少工作随意性,提高办公室管理水平,使各项业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

2.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秘书可以利用信息及网络技术为领导决策服务。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而辅助决策使秘书必不可少的职能。高校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就必须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必须由捕捉、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现在不是讲信息嘛,确实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信息不灵。”高校秘书人员必须运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搞好为领导决策服务,及时筛选。获取有效信息,供领导参考。

三、高校秘书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而高校秘书工作者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积累、现代的办公技能、高度的敏感性和求知欲、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就会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面临严峻的形势,高校秘书工作者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高校秘书首先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理论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高校秘书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其工作性质、作用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自觉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处理日常事务。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中的“三个面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等科学论断的现实意义,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办学理念,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把学理论的过程变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强党性、丰富实践的过程。从而,真正使理论入脑入心,有效提高高校的秘书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才能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增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院校行政人员

参考文献:

1.朱正佗.秘书工作基础[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姜新文.增强创新意识,高效优秀服务[J].秘书工作,1999.2

3.曾蔚杨.知识经济时代的智能型秘书[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9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思想政治;教材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科学精神素养被确定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学生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彰显了科学精神素养

与高中设置的其他课程相比,兼具德育教育功能和学科知识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特点,德育功能被摆在了这一课程的突出位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德育功能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针对高中生进行公民道德、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相关社会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科学理性看待社会现实的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正是科学精神素养的应有之义。培育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知识教育之中,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彰显了科学精神并推动了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形成。

2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蕴含丰富的科学精神内容

当前高中使用的四本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内容,每本教材在主干知识部分、探究活动等辅助文、综合探究部分等都有所涉及。

2.1教材主干知识部分蕴含的科学精神内容如下:

《经济生活》教材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明确其运行的原则和意义;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地位、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未来要成为的角色及未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积极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合格的经济生活参与者;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进入新时代的现状及特征;以批判性的态度,看待当前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厘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政治生活》教材通过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各个主体:公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以及国际社会相关常识等的分析,引导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使其成为有思想的新时代公民。《文化生活》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成为优秀文化、健康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播者,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生活与哲学》教材是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教材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理性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探究活动等辅助文部分蕴含的科学精神如下: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在虚线框内,这部分由图片或材料(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和一到四个不等的问题构成,我们称之为“探究活动”。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四本教材中有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这些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经济生活》有探究活动91个,约135个问题,大部分问题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丰富和适度延展,有11个观点评析、13个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0个要求学生说自己的看法,23个需要学生列举事例。此类探究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并在观点评析中提升了辩证思维能力,在表达观点、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形成。《政治生活》有探究活动80个,约148个问题,其中涉及列举实例或查阅资料的问题有36个,还有7个实践类问题,如模拟听证会、制定方案等,此类探究活动让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提升高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文化生活》有探究活动98个,约135个问题,约40个问题要求学生列举事例或者结合史实分析,大多数问题中都有“在你看来”“你认为“等表述,体现了教材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关注,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理性的文化生活参与者。《生活与哲学》教有探究活动124个,约197个问题,绝大多数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情境化、生活化,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生活,创造有价值的幸福人生。教材中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辅助文,如“名词点击”“相关链接”等,这些栏目既增加了教材的生动性,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推动了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形成。

2.3综合探究部分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每单元一个综合探究,共16个综合探究,综合探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科学精神素养的形成。《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综合探究均设置了“探究活动目标”环节,明确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经济生活》的“探究活动目标”涉及了辨析各种观点的能力,分析、比较的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培养探究精神等,这些目标的设定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致的。《生活与哲学》的综合探究主要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的巩固运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经典、分享、讨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理论评析“环节对单元知识进行了拓展、升华,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综合探究部分均是先对本单元知识深化和拓展,再提供相应的素材和情境,开展学生活动,通过对材料的分享感悟、事例的对比、观点的评析,提升学生辨别复杂的社会情境的能力,理性对待政治、文化上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力和传播力。由此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体现科学精神的内容,有效利用教材,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3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要求助推科学精神的形成

依据2017版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评价要注重设计好活动型学科课程,组织辨析式学习,采用综合性教学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教学建议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极大的帮助。

3.1活动型学科课程设计

围绕议题设计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对议题、活动方式的选择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议题既要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又要具有开放性,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要能实现学生的价值升华。根据确定的议题,教师要统筹好议题涉及的理论知识,精心设计议题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可以是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或者是观点评析等,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升学生提出有创见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3.2辨析式学习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学生接受信息的数量、渠道明显增多,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各种观点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需要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在社会生活中做出理性选择,辨析式学习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组织的辨析式学习,通常是由教师选择社会热点或者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并将不同的观点展示出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的碰撞中达成共识。在学生之间的观点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完善观点,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科学精神。

3.3综合性教学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因而在教学中需采用综合性的教学形式。针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采用结合某一热点问题,综合不同模块的知识,引导学生整合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如针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战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谈论,探讨我们的态度和对策,鼓励学生从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等角度探讨对策。在多学科知识的探讨中,在培养科学精神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形成。

3.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掘校本资源、乡土资源,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观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老师和其他参与人员的评价,实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科学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课程的优势,与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思想的新时代公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曹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综合探究”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劳动科学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常常强调,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社会的“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它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反映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两种意识形态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就必然水火不相容。这样就把关于经济学理论上的学术争鸣一下子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高度。这样的有意识拔高斗争形式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象孙冶方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自己的体会应该比我们这些小人物更深刻。

确切地讲,目前出现在教育领域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正是这些自命不凡的历代中外“极左”人物所造成的。他们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党同伐异,在学术领域推行霸权主义,断送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发展机遇。本文打算举些小例子,说明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实在是因为有意无意的内外呼应造成的。

占有不少学时的西方《宏观经济学》,里面有相当篇幅是讲解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公式的,可以说它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书中讲,假定把国民收入Y分解为消费C和投资I两部分,即Y=C+I,再假定消费C占国民收入Y的比例等于b(0≤b≤1),即C=bY,于是得到Y=bY+I,移项得到Y-bY=I,或者Y(1-b)=I,或者Y=I/(1-b),令K=1/(1-b),称K为投资乘数,进一步得到Y=KI,这个式子的增量形式为ΔY=KΔI,其经济意义是:投资增加ΔI,国民收入将会增加K倍的ΔI。例如,假定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b等于0.8,则投资乘数K=5,也就是说,投资增加1亿元,国民收入将会增加5亿元。还有许许多多变形的投资乘数公式,大同小异,计算出来的乘数都是大于1的,也就是说,投资增加1亿元,国民收入的增加值将会超过1亿元。(这有事实支持吗?——本文作者质疑)

现在请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西方《宏观经济学》里讲的这些“乘数理论”中,哪一点是反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哪一点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哪一点不科学?如果抽象不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可以指出其技术性错误或者逻辑性错误。如果这也说不出,那也指不明,就是对凯恩斯缺乏感情,那怎么以理服人呢?如果祭起宪法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服就治罪,那人家只得口服,但心里的疑问还是依然存在。

上面举了投资乘数的例子,如果你对这个例子说不清道不明,被迫承认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借鉴”的,是可以“存菁”的,那“消费乘数”呢,“政府购买乘数”呢,“外贸乘数”呢,“货币乘数”呢,“LM曲线”呢,“IS曲线”呢,“LM—IS曲线”呢,……这些不都是可以“借鉴、存菁”的吗!这些不都是要学习的吗?这些不都是要课时的吗?西方《宏观经济学》要课时,西方《微观经济学》不也是要课时的吗?有位金融专业教授在电视上讲:商品的价值是货币,货币的价值是利率。你也许认为这种西方金融学只是研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表面现象,其目的是提供改善经济运行的对策,以便挽救濒临灭亡的资本主义社会,然而你又提不出根据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因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因演绎的金融学,被迫承认对外表的研究也是有用的,就好比日规可以计时,而不问究竟是地球绕日运动还是太阳绕地球运转,这不玩完了,西方金融学还得学,还得要安排学时不?如此这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变成空中楼阁,不被边缘化反而是一桩奇怪的事。

还有一点要提请学者们注意,纵然你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因演绎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得到的结论、公式和人家按市场经济的外部现象演绎的庸俗经济学的结论、公式一样,那功劳还只能记在人家帐上,因为人家是首创。——这一点涉及学术道德问题。当然,如果演绎出了不同或者相反的结论,那是另外一回事。例如,不少西方经济学书中提到的:对常数规模回报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最大化利润等于零!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就举过反例子,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假设常数规模回报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取下面形式:0.8(K↑0.6)(L↑0.4),这里(X↑α)表示X的α次幂,K为资本,L为劳动力数量,利润公式如下:Π=0.8(K↑0.6)(L↑0.4)-0.1L-0.2K,不妨把L=5,K=50代入这个式中,得到Π=5.424,利润不等于零,也不小于零,而是大于零。很多西方经济学老拿最大化利润等于零说事,这倒有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味道,因为最大利润都是零,那还有什么剥削可谈?

总而言之,光在意识形态上打主意,捉摸人,不利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难免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孔夫子讲:“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脚,这都是由水自身决定的”。马克思经济理论自身的问题,使得它很难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现实,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改变其形式,发展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科学理论,对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有指导作用。

(lu_shan_min@)

附录: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人对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不能不闻不问丁冰